Man jogging on the walk way

转型与契机 — 疫情“新常态”下的中企走出去

相关话题

疫情过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影响中企的对外投资布局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全球遭遇的最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其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影响深重。地缘政治风险普遍上升,地区局势不确定性增加,进一步重塑了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疫情也加速了科技创新,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渗透,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医疗等方面的模式。这些变化都促使商业世界快速应变,所有企业必须重新思考生存和发展战略:如何驾驭全球贸易新局面?传统行业怎样与新技术融合?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创造更多的长期价值?跨国企业如何使供应链更具韧性且同时保全人才价值链?

中国政府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以合作共赢的理念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建设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且短期内仍无法得到彻底消除,中企“走出去”的步伐将继续放缓;但中长期来看,中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中企将更广更深地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尽管国际化道路长远且并不平坦,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是中企成长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的必经之路,因此“走出去”仍所将是未来更多中企的必然选择。

本报告通过分析疫情过后经济“新常态”的特点与海外投资政策的变化,帮助中企更好地了解关键因素及其对海外投资的影响,并聚焦未来五大趋势

  • 关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机遇
  • 发展“中国+N”的供应链模式
  • 加强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双轮驱动,带动中企“走出去”
  • 新能源产业迎发展契机,中企或可加速布局海外优质资产
  • 地缘政治风险防控成为“新常态”

下载最新一期”中国走出去”报告

我们的完整报告包含综合数据,并提供对中企对外投资更深入的分析和洞察。

关注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机遇

随着各国的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发展,科技创新和发展成为疫后提振经济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拓宽科技应用的新场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是发展的重点。未来传统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的企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将更加普及,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等产品将深入人们的生活,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建设也将迎来快速发展。尽管许多海外国家均对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投资出台了较严格的审查机制和限制措施,但在如先进制造业、应用软件开发等受数字化驱动的低敏感领域仍有较多投资机会,该领域或将成为未来中企海外投资的热点之一。

供应链的“中国+N”发展模式

疫情加速了各国对全球供应链安全性和灵活性的反思,未来跨国企业将更注重提高供应链韧性,安永预计未来全球供应链体系将呈现多中心、区域化的发展趋势。目前,疫情引发地缘政治风险进一步扩大,对于中企而言,“攻守兼备”至关重要,首先要保障供应链的安全性,确保中国本土的供应能力并提高技术自主水平;其次是灵活性,尤其对于较依赖出口的企业来说,尽管中国本土的庞大市场不可或缺,但海外市场同样重要,所以设立“中国+N”的供应链结构或将是理想模式。在“N”的选择上,人口年轻化、较具有未来发展潜力并邻近成熟发达市场的发展中国家将受到更多青睐,我们看到许多符合条件的国家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因而未来“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将对中企海外的供应链布局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预计中企将加快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布局区域供应链中心。

传统基建与新基建双轮驱动,带动中企“走出去”

疫情对各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许多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投资以提振经济,尤其是在以交通运输为代表的传统基建,及以医疗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代表的新基建领域。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疫情导致航空、海运等传统跨境货运模式受阻,使物流效率和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中国近年来积极推进的中欧班列则在这期间展现了高效、安全、稳定的优势,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运送货物总量达到46万标箱,同比增长41%¹,这不仅为保障沿线国家的物流畅通和物资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提高了未来各国积极投资建设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项目的积极性,有助于推动中国基建“走出去”。今年前三季度,尽管外部环境挑战重重,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502亿美元,同比仍实现增长2.4%²。

近年来,中企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扩大,不仅在传统基建项目的工程效率、成本等方面保持绝对优势,在技术、运营和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另外在一些新基建领域(如:卫星导航、移动通信等)也获得了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为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创造了基础。

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大在卫星导航、移动通信等网络设备设施等领域的投资,这将直接利好具有领先优势的相关中企“走出去”。

新能源产业迎发展契机,中企加速布局海外优质资产

2020年以来,极端天气频现、多处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给人们生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同时,疫情的封锁措施也使人们更清楚直观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安永认为,新冠疫情为能源转型带来契机,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机遇,提倡绿色发展、绿色复苏的国家也将获得长期的可持续竞争力。根据中国政府此前发布的能源消费结构目标,到2050年,中国非石化能源占比将超过一半。未来中国将积极推广绿色、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新能源相关产业也将成为中企海外投资的热门领域:一、积极投资海外新能源领域(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和核能等)的新技术,加强与先进国家进行能源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合作方式;二、推动中企相关新能源领域产能和设备“走出去”;三、加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积极与海外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促进投资与合作。

地缘政治风险防控成为“新常态”

新冠疫情使地缘政治风险更加凸显,短期内,由于疫情将无法得到彻底消除,地缘政治风险也将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中企国际化道路上最棘手的障碍之一。安永认为,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防控应成为海外中企日常运营管理的“新常态”,除了投前需密切关注海外国家的外商投资政策变化外,还必须注重投后的风险管控与合规。尤其对于新兴互联网行业,各国政府均还处在探索行业规范和法规的阶段,各类新的政策与合规要求层出不穷,企业应增加风险评估的频率,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响应和反馈。另一方面,中企在“走出去”过程中,也应充分意识到文化差异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应更加注重对东道国的文化理解,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当地政府与民众建立信任,更好地实现与东道国互利共赢的合作。


结语

新冠疫情持促使中企短期内“走出去”的步伐放缓,但中长期来看,中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不断增强,中企将更广更深地参与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走出去”仍所将是未来更多中企的必然选择。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