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大型會議室召開部門會議。

談董事會如何審閱永續報告書

如何從永續報告書中尋找行業共同的永續議題,並且重新審視自身的長期競爭力,亦或是從外部觀點、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持續專注於策略性核心價值的發展,就是董事會掌握新興風險與機會的契機。


概要

  • 企業永續與ESG
  • 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的企業價值報導
  • 公司治理與綠色金融政策
  • 董事會如何審閱永續報告書

一、企業永續與ESG

企業永續(Corporate Sustainability)強調積極性的概念,泛指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亦承擔對員工、社會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節約資源等。例如,企業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後,依循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簡稱GRI)發布的GRI Standards,實質回應利害關係人所關注的重大永續議題,承諾相對應的改善作為;又例如,牧場將畜禽糞與廢水轉化為沼氣發電與液態肥料,牧場減少環境污染的同時,亦促進農牧廢棄物資源再利用,實踐循環經濟、創造新的經濟價值。

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則屬於機構投資人盡責、責任投資的概念,通常與「永續投資」一詞混合使用或相互通用,得反映傳統上未揭露於財務報表卻對企業價值重要的組成因素。透過ESG指標可衡量企業管理階層所做出影響營運效率及未來策略方向的決策,並提供品牌價值及聲譽等無形資產狀況的觀點。近年來證券商推出多款ESG系列金融產品,則是投資人重視ESG的展現。ESG能夠反映外部議題對於企業的重大影響,例如碳排放的強度資訊,將使企業能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簡稱CBAM)評估碳的外部成本內部化之潛在財務衝擊。

二、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的企業價值報導

然而,企業價值無法全然從傳統財務報表中探知全貌,因此有關企業價值報導的討論在ESG時代持續受到關注。近年來各大國際組織紛紛開始投入此議題的研究,並發布了許多重要文獻,例如:整合性損益(Integrated Profit & Loss,簡稱IP&L)、自然資本議定書(Natural Capital Protocol)、社會人力資本議定書(Social & Human Capital Protocol)等。除了GRI每年配合趨勢進行的持續更新之外,由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簡稱WEF)及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共同發表的衡量利害關係人資本(Measuring Stakeholder Capitalism Report)以及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簡稱SASB)所發布的SASB準則,也是目前常見的ESG資訊揭露標準。

安永於疫情爆發時所作的調查 1,蒐集超過300名來自全球買方投資機構資深決策者之回應,COVID-19疫情對ESG表現帶來積極的促進作用,並提升投資者對「S」(社會)的關注度。

安永全球機構投資者調查:Is your ESG data unlocking long-term value?

  • 90%的受訪投資者表示,自疫情以來,他們在投資决策和策略方面會更加看重企業在ESG的表現
  • 86%的受訪投資者表示,企業分析師所提出的投資建議,很大程度取決於目標企業是否具有强大的ESG策略目標和表現

在疫情之前,社會因素(Social Factors)並未像其他ESG議題一樣受到投資者的關注,但疫情使社會問題提升到首要位置,許多公司開始更加重視保護員工、幫助社區和弱勢客戶。與此同時,在疫情期間,人們對社會不平等問題全面重新評估,集中關注部分主要地區(尤其是北美和歐洲部分地區)的種族問題。GRI Standards 亦將人權列為所有企業皆須回應的重大永續性議題。

但是,企業永續的落實管理,並非考試填空題或是非題如此易於理解或推動,往往環環相扣,且涉及諸多科學或人文內涵等廣泛議題。高碳排放產業中,可能正同時生產淨零產品的關鍵材料,例如,電動車仍使用諸多鋼鐵、化工材料。

三、公司治理與綠色金融政策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考量國際投資人及產業鏈日益重視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相關議題,提醒企業重視ESG相關利害關係議題,並提供投資人決策有用之ESG資訊,近年力行推動公司治理3.0、綠色金融3.0等多項政策,將大幅提升企業資訊揭露的透明度。「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以「強化董事會職能,提升企業永續價值」、「提高資訊透明度,促進永續經營」、「強化利害關係人溝通,營造良好互動管道」、「接軌國際規範,引導盡職治理」及「深化公司永續治理文化,提供多元化商品」等5大主軸為中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方案內容涵蓋五大推動重點,包括「推動金融機構碳盤查及氣候風險管理」、「發展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促進ESG及氣候相關資訊整合」、「強化永續金融專業訓練」以及「協力合作凝聚淨零共識」。

有關永續與ESG資訊揭露,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要參考國際相關準則,包含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簡稱TCFD)結論報告與SASB準則,以強化永續報告書揭露資訊,並已要求實收資本額達新臺幣20億元之上市櫃公司自 112年起應編製並申報永續報告書,及擴大現行永續報告書應取得第三方驗證之範圍。

  •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
    近年來,各國企業永續相關報告逐漸納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CFD)為框架,使其氣候風險與機會的揭露涵蓋率及揭露品質皆逐年提升。2022年安永發布全球氣候風險揭露晴雨表報告(2022 EY Global Climate Risk Disclosure Barometer),調查47個國家共1,500家企業在2021年TCFD揭露表現。

    評估企業TCFD品質的具體作為,包括是否具有脫碳化策略與風險機會分析,據安永報告指出,具脫碳策略的企業比例為61%,其中農業、食品和林業部門的脫碳化策略揭露率最低,這可能反映其部門處理脫碳化進程中具有較高的複雜性;再者,執行氣候風險分析的企業為75%,代表仍有四分之一的公司可能認為氣候風險分析不具重要性,或難以理解提供給公司之氣候相關數據而未採取任何行動。

  • 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ASB)
    SASB準則之目的為讓企業於追求永續進步時有跡可循,藉以改善績效,同時協助投資人做出相關決策。以企業的角度來看,運用SASB準則可建立更高的透明度與更完整的長期績效;以投資人的角度來說,則可為其提供更準確且量化的永續績效,協助投資人將ESG及永續發展相關的影響納入決策,做出更好的投資選擇。

    2021年國際財務報導準則基金會(IFRS Foundation)宣布成立國際永續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 簡稱ISSB),並於2022年發布IFRS S1、S2兩號永續報導準則草案,旨在制定全面性的永續揭露標準,以滿足投資者永續相關的資訊需求。兩號草案皆參酌現有永續相關框架制定,除遵循TCFD建議之四大構面(治理、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S2亦依據 SASB 準則要求產業特定揭露。

  • IFRS S1永續相關財務資訊之一般性揭露要求(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Disclosure of Sustainability-rela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
    針對重大永續相關風險及機會提供揭露指引,並要求明確揭露公司永續及財務資訊間的關聯,諸如可比較的資訊、估計基準的使用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及所遵循準則的聲明等,以提供投資人評估公司價值之永續相關資訊。

  • IFRS S2 氣候相關揭露要求(Climate-related Disclosures)
    除依TCFD一般揭露的要求外,需整體考量價值鏈中氣候相關的風險與機會,並揭露以下資訊:
    • 受氣候相關轉型/實體風險及機會影響之資產或業務金額及比例
    • 因應氣候相關風險和機會而產生之資本支出及投/融資金額
    • 內部碳定價之機制與流程
    • 高階管理人員薪酬與氣候相關因子之連結及比例

四、董事會如何審閱永續報告書

從20世紀轉變到21世紀的歷程中,全球的經濟思維亦產生巨大的改變,從過往注重股東觀點的「有形價值」,以生產為導向的經濟模式,逐步朝向利害關係人觀點的「無形價值」,以知識為導向的經濟模式邁進。因此,如何從永續報告書中尋找行業共同的永續議題,並且重新審視自身的長期競爭力,亦或是從外部觀點、多元利害關係人觀點,持續專注於策略性核心價值的發展,就是董事會掌握新興風險與機會的契機。

新的經濟價值鏈整合ESG三大面向(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生態系體系,永續價值的根基在於面對社會和環境改變的適應能力,以及管理重要無形資產的管理能力。隨著企業對於其所處環境、社會相互依存的認知越來越深,企業需要學習並認知到一種全新的價值規範,並將其融入至商業的經營模式當中,以追求長期且永續的發展。

問題:在評估公司是否建立實現ESG目標責任時,您是否考慮以下因素?2

  • 53%受訪者選擇:ESG團隊的重要成員(例如:永續長)是否直接向執行長和執行團隊報告?

  • 52%受訪者選擇:企業文化與ESG目標相一致

  • 48%受訪者分別選擇:
    • 企業的ESG報告書取得符合國際標準的獨立第三方機構驗證
    • 使用廣泛且有意義的指標來評估ESG績效
  • 42%受訪者分別選擇:
    • 董事會是否直接監督ESG績效表現
    • 高階管理層薪酬是否與ESG績效表現相連結

企業應該如何永續發展、持續成功?以此,嘗試提出幾項建議:

  1. 建立永續報導管理制度並且連結公司治理。
  2. 藉由獎勵機制來促進永續承諾和問責制,改善企業文化與ESG績效和企業永續發展目標的一致性。
  3. 以誠實和透明的報告引領商業變革和強化利害關係人議合。

在永續發展的時代下,企業亟需定期檢視得以創造和保護長期價值的關鍵經濟、環境和社會資本,同時強化董事會在技能、經驗和文化方面的多元性,引領公司在因應複雜ESG議題找到創新解方,實踐淨零轉型,並且回應利害關係人對於產品和營運的永續性期待。

針對足以影響企業長期永續發展的各個面向,評估相關投注的資源、資金的適當性,從中洞見願景、策略與績效的落差,形成周而復始且與市場競爭、社會共融與外部環境永續之間循環調整、聚焦的三重盈餘(經濟盈餘、社會盈餘與環境盈餘,又稱Triple Bottom Line)的企業價值管理制度。

參考文獻
1. 資料來源:How will ESG Performance Shape your Future?, July 2020
2. 資料來源:Is your ESG data unlocking long-term value? (EY, Nov 2021)

結語

誠然ESG的非財務量化管理並非企業永續的唯一解方,於此2023年的當下,董事會不妨將ESG與企業永續報導視為一個建立當責(Accountability)的根基,以企業家精神打造基業長青的基石!

(本文已刊登於會計研究月刊2023年4月號)


相關內容

氣候變遷因應法

臺灣企業擅長製造代工,能源密集產業眾多,必受到《氣候變遷因應法》影響甚鉅,應及早採取因應措施,避免遭到不利行政處分。

    關於本文章